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1)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网信办、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以“智联世界、众智成城”为主题,汇聚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投资人、初创团队等,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策划,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大会将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思想、技术、应用、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和交流,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同,助力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经过60多年的迭代演进,人工智能已经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应运而生的概念变为如今触手可及的现实,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对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的变革与引领将变得尤为重要。

在上午的开幕式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发表了演讲,朋湖网作为官方合作媒体为您带来精选分享:

1、 演讲观点总结:

(1)汇集各方力量,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的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

(2)应该大力发展“根”技术,尤其是处理器、AI计算框架等技术,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的发展韧性。    

(3)AI普惠瓶颈在于开发的效率上,现在的开发效率太低,AI应用的开发太慢,严重阻碍了技术和需求的的结合。

2、演讲全文(经编辑)

  近些年,人工智能正从有型化为无型,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改变我们各行各业。我认为人工智能发展走到今天,恰恰处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从天上到了地下,从过去天上的云变成了地下的雨,它将改变我们身边

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行业,要加速这个进程,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代表行业提出我们的几点建议。

01 

让AI算力成为新的公共资源

 第一,我们认为应该汇集各方力量,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的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让智能触手可及。

我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像水和电一样,它一定要成为一种可获得、可负担的资源,没有充足的AI算力就像没有水和电一样,会大大制约城市数字化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经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当下发展数字经济的时间点上,建设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努力,让算力成为可广泛获得、负担得起的公共资源。

当前,在全国已经有二十多个城市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华为也有幸参与到了部分项目里去。通过华为的实践,我们得出以下三点

第一点:合理规划,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规划应该是在算力需求集中的地方来进行统筹的建设,而不应该漫天撒网,尤其是需要避免重复性建设。

第二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建议规划工作要大处着眼,对于架构考虑以终为始,而部署和建设的工作应该从小处找起,由近即远,跟随需求的变化,小步快跑不断迭代升级,这样能让我们的投资始终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第三点:通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技术的提供方、广大的应用单位要通力合作,一边建设一边引导应用的落地,这样才能推动整个本地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比如说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去年规划的,今年5月30日投入运行,我们就秉承了这么一个原则。它投入运行以来呢,一投入运行就满负荷,为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充分的算力,孵化一系列的人工智能应用,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第二期的扩融了,用这样的方式它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率,设备也保持满负荷的运转,成为整个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02 

技术要扎到根,根深才能叶茂。

第二、技术要扎到根,根深才能叶茂。

在今天非常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之下,这一点对于中国的产业发展尤其重要,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根”技术,尤其是处理器、AI计算框架等技术,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的发展韧性。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华为依托昇腾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包括昇腾的处理器、Atlas系列硬件、异构计算架构CANN以及AI框架MindSpore和AI应用使能ModelArts等。基于这样的一套软硬件平台,华为构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比如说在硬件方面,目前已经有十多家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昇腾模组板卡的AI系统硬件;在AI的计算框架方面,目前MindSpore已经成为国内主流的AI计算框架;在应用开发方面,已经有500多家合作伙伴,基于昇腾开发了600多个AI的应用。

03 

大胆应用技术手段,突破当前AI普惠瓶颈

第三点建议是:我们应该大胆应用技术手段,去突破当前AI普惠的瓶颈。

在我看来当前AI的普惠,它处在一个新的阶段。AI的技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的瓶颈,我认为当前AI的普及应用的瓶颈首先不在技术上,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也不在应用上,因为应用的需求都已经蓬勃而出,它的瓶颈在哪儿呢?我们认为瓶颈在于开发的效率上,现在的开发效率太低,AI应用的开发太慢,这样它严重阻碍了技术和需求的的结合。

当前我们看到的AI开发的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需要高度的依赖专家和数据,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参数的调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产品化的要求。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手工作坊的模式,我们要用技术的手段改变这样的方式,提高开发的效率。

在我们看来,我们可以用超大规模的预训练模型,这样一项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基于预训练的大模型,开发者只需要少量的行业数据就可以快速开发出精准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的AI模型,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工业化AI开发新模式”。我们认为这种模式的转变,会大大促进在AI产业的发展,我们华为也为这种模式的转变在技术创新上做好的准备。

为了支持新的开发模式,在今年华为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名称叫“盘古系列”预训练大模型,这里包括了业界首个兼具生产与理解能力的中文ALP大模型和通用视觉的大模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行业伙伴和企业能够通过这样的大模型,实现AI应用的快速开发,让AI真正能够普惠千行百业,只有基础打得牢、根基础扎得深、应用普得快,才有人工智能产业的繁荣发展。

华为愿意与各方一起努力合作共赢,加速AI走向规模化的应用,共同繁荣人工智能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