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治大国如烹小鲜,于细微处见真章。

今年清明,田子坊咖啡店老板林生(化名)遭遇了惊险一幕。晚上十点,林生结束营业回家休息,却忘记将电器全部切断电源。凌晨时分,林生在家熟睡之际,店里未关的电器发生了自燃。

眼看一场大火就要发生,关键时刻,林生之前在店铺里安装的消防感知设备接收到烟感告警,进而上传至田子坊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第一时间通知了消防站值班人员,消防队员带上灭火设备赶往现场,破门而入,及时消灭火情,才避免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林生感到幸运,但幸运的背后,其实是防患于未然的必然结果,得益于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规划的实施。最小管理单元的治理范围,不仅是田子坊的消防预警,还有瞿溪路沿街商铺的跨门经营治理、春江小区的高空坠物监控等黄浦区城市治理的多个方面,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第二阶段的延伸场景,正在细微处守护城市安全。

近日,在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上海市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上海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二期创新成果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向朋湖网表示,最小管理单元受到了全国各地政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它不仅仅开创了超大城市治理的新的典范,也带给人们很多启发,比如怎样在城市中围绕精细化关系把颗粒度做得更细,把更多的管理力量聚焦在颗粒度上,让我们的群众有更深切的感受。

大城善治,现代治理正在引领城市未来。

01 一期和二期

从数通到城市安全运行管理

此次发布的最小管理单元是二期成果,一期于今年2月发布。据了解,一期是以南京大楼作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融合华为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多种技术,共同打造了1∶1“的大楼数字孪生系统,成为该区域安全运行管理的智慧大脑。

拿最近的建党100周年灯光秀来说,630日至74日,五天时间共有340万人次到现场,客流瞬时最高峰值达11.7万人。期间,平均每晚有70万人路过河南路、南京路口的南京大楼。通过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管理监控,平稳度过了大客流考验。

目前,二期已经把最小管理单元的探索扩大到了景区、商铺、居民、小区的管理主体,在此前一期聚焦数通的基础,即在数字孪生底板上静态、动态的数据和管理行为做通的基础上,二期开始做移动的管理,聚焦城市安全运行管理领域、聚合50多家生态伙伴提供了消防安全、房屋安全、大客流安全、高空抛物、非机动车安全、电梯安全等20多种数字治理解决方案。

相信未来的三期、四期、五期,通过不断聚焦不同的领域,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城市智能体数字孪生的管理会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能够贴近市民的需求和基层管理的需求。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云业务总裁张修征表示,这样的实践为其他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因为它证明了基于城市智能体参考架构的最小管理单元可以更好地适配不同业态的治理主体需求,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落实各类治理主体责任。同时,通过创新的市场化运营长效机制建立,可以支撑并保障城市精细化治理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迭代升级。

令人期待的是,随着精细化管理的熏陶,上海的市民也越来越融入到城市的管理过程之中。此次的百年建党灯光秀,除了坚守在一线岗位的保障安全的工作人员,市民和广大的游客都成为这次灯光秀的文明、有序参与者。

在晚上尤其是在南京东路每天晚上3个小时7080万人流动中,地面是非常干净的,保洁员捡零星的垃圾就可以维持这个城市的干净。徐惠丽说,这说明人民也开始成为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力量,他们本身在这个城市当中不仅是主人,也是城市经济管理最主要的支撑。

02 为什么是黄浦区?

老旧小区的数字化治理

据了解,目前上海常住人口2487万、市场主体270多万、轨道交通运营里程700多公里、电梯24万余台、建筑总量13亿多平方米,黄浦区作为一个典型的老城区,这几番数字治理的成果率先脱颖而出,前后反差强烈。

在被问到为什么以黄浦区和南京大楼作为试点时,华为上海云业务部总经理张英梗向朋湖网解释道:首先,城市治理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创新精神,而黄浦区政府就拥有这一点;其次,南京大楼既是百年的历史保护建筑,周围又有地铁、人行道等复杂的客流环境,符合多维事时动态的数据汇聚需求业态丰富,可以验证最小管理单元是不是真正能赋能城市管理。

而黄浦区这种老城区的安全运行管理更是充满挑战。据了解,黄浦区共拥有600多个小区,2万多家小型沿街商铺。以开头提到的田子坊为例,园区内房屋都是上世纪 20 年代木屋结构老旧房屋,共计建筑154幢,商户数量300多家,空间分布密集,且仅有3个出入口,疏散通道狭窄,游览参观的客流量极大,一旦发生房屋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在结合黄浦区丰富多元的应用经验后,华为云将这种模式进行复制,推广到更多的场景中去,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打造一个数字底座;第二是共建一个市场;第三是赋能生态伙伴。

张英梗表示,现在城市治理有很多不同的体系和架构未来精细化管理需要数据的互通、互联和兼容,以及不停地迭代。因此,我们要对过往有继承、对未来有创新,持续去迭代。于是,连接并继承创新的数字底座成为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支撑,将应用创新迭代服务于更多的区域、更多的客户和更多的市场主体。

此外,建立一个多方共赢、多方参与的市场也是生态保障。从需求和供给层讲,与政府和更多合作伙伴合作,可以提供更多丰富多元的解决方案,也会激发更多差异化的需求,有利于最小管理单元的落地和升级。另外在市场上,共建的市场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更有利于服务方案的普及。

最后,需要全方位地赋能合作伙伴。张英梗笑称,华为是一个技术公司,换句话说,华为是一个技术有限的公司,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很多合作伙伴和客户一起来实现这种能力、共建的能力,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只有让所有的应用都能够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华为自己的能力才真正得到了提升。

03 推行难度

确定边界、责任落实

当然,将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走出老城区,逐步在全上海进行普及,并不是一件易事。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向朋湖网表示,治理首先是多方,不可能每一个问题都由政府来管理,一旦政府包管一切,第一管不好,第二效率会低。“我们提倡的是共建共治共享,因此在治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分清责任的问题。“

事实上,在以前有过类似的这种治理,叫网格化管理  与现在的最小管理单元相比,相对比较粗放,但郑磊指出,不光是粗跟细的问题,而是责任边界没有分清楚。

在公共经济学中,有个术语叫负面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的情况。在田子坊最小管理单元系统中,这种负面外部性就是当一家商铺着火,可能会牵连到一整条街。

现在,每家商铺都安装了烟雾感应器,在此之前就先分清了责任,发生火灾是自家的东西被烧掉,第一责任人是自身,所以这笔安装费用并不是由政府购置,而是由商铺自己出,因为这个最小管理单元系统是市场主体

不过,政府宣传下的产品购置如何定价,是否强买强卖是个敏感话题。郑磊向朋湖网表示,上海政府在推行该系统时,反复和华为进行了沟通,并设置参考标准,这个标准要产品实现安全运行管理的需求,价格也要能覆盖成本。不能强制必须只买这个设备,而是给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比如高中低三个档次,档次不一,产品不一;安装的方式有购买也有租赁。

政府其实是守住最终防线的人,真正出了大事来救助的人,是一个宣传者、传播者。郑磊表示,只有一层一层分清什么时候是政府的责任,什么时候是居民的责任,才能真正做到多方参与治理,共建共享。

而对于社区居民来说,这套系统更多是和物业、社区管理者合作。张英梗表示,最小管理单元强调的是公共安全,小区里面监控的主要是高空抛物、电梯安全、水电日常等等,至于再细节的居民生活,是属于个人隐私,并不会做到颗粒度那么细地介入。

我们的管理边界就是楼道和门,根据不同小区的诉求我们会把可用的公共数据汇集起来,做成AI的分析,做成全市支撑的一个结论和指导,最终让真正的管理者和治理主体形成业务的闭环。

04 未来

城市智能体,智慧城市可进化

朋湖网了解到,2020年年底,上海城市建设各方主体正式联合发布了城市智能体,明确了新时期上海深化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治理的参考架构。

城市智能体旨在建设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从智能感知交互、到智能联接、到智能中枢、到智慧应用,构建一个以云为基础,数据为要素,AI为核心的云网边端协同的智能系统,帮助城市实现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全业务融合,使城市成为一个可进化的智能体。


具体来说,该智能体由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四层组成,有机构成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

l  智能交互:它是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基础,它包括各种终端,如摄像机、手机、机器人、生产设备等,也包括对这些终端进行管控、分析、处理的智能边缘平台。智能交互将催生边缘计算产业机会,预计未来五年,边缘计算产业的全球市场空间将高达5,000亿美元。

智能联接:它是撑起智能体的躯干,包括智能中枢内部的联接,智能中枢到智能交互设备的联接,以及智能交互设备之间的联接。5G、全光网络、智能IP网络、核心网、ADN等,是实现智能联接的关键技术。

智能中枢:它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 基于云基础设施,赋能应用,使能数据,普惠AI,支撑全场景智慧应用。混合云是构建政企智能升级的理想底座,而AI技术通过沉淀行业知识,加速主业务的流程创新。

智慧应用:面向行业场景,通过ICT技术与行业知识深度融合,由行业ISV开发的各类应用,帮助政企客户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智慧应用需要伙伴共同繁荣软件与服务生态,预计未来五年,软件与服务产业的全球市场空间将高达10,000亿美元。

截止目前,城市智能体架构在超过10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落地,包括深圳,上海,福州,长春,苏州工业园区等。  

结语

在中文中,治和理是两个概念:治是治水,理是理玉。因此,治理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剖析找到本质。

这句话出自华为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云业务总裁张修征。他表示,数字以实为用、治理以人为本。城市最小管理单元通过分级分类治理,从而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下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这必将激发数字产业活力,形成城市治理产业新模式、助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城市数字化转型新体系。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最小管理单元通过徐惠丽主任表示,在上海市一网统管继续做精做细做实的过程中,尤其是要在细微之处下好功夫,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未来希望我们每个主体的管理智慧都能融入到管理的体系和界面中来,把各自的责任落到实处,激活每一个最小管理单元,让正在实践的现代治理真正可以引领未来

本文作者龚晨霞,长期关注科技与企业服务,微信Gcx847076575。欢迎业内人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