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是当下掣肘全球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020年以来,芯片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疫情影响下的芯片产能下降,以及美国制裁华为带动多家厂商开始囤积芯片等多重因素的叠加,让全球陷入“芯片荒”。与此同时,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领域的繁荣,全球范围内对芯片的需求剧增,进一步加剧了芯片的短缺。

有观点认为,全球芯片短缺的状态会延续到2022年,芯片交货期将拖延约10至20周,预计2023年初情况才能得到缓解。目前来看,芯片短缺不仅给众多企业开展业务带来阻碍,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对芯片厂商的投资策略。

根据亿欧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芯片相关企业共发生融资事件287起,同比2020年171起融资事件增加67.8%;同期共计融资金额为680.58亿元,同比2020年483.6亿元融资总额增加40.7%。

这意味着,2021年中国每家芯片企业平均获得的融资金额为2.4亿元,比2020年每家芯片企业平均获得的2.8亿元融资额减少0.4亿元。

从地域分布来看,2021年中国芯片相关融资企业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其中上海最多,有62家,占比22%;广东56家,占比19%;江苏52家,占比18%;北京43家,占比15%;浙江23家,占比8%;四川12家,占比4%;其他地区共计39家,占比14%。

整体来看,芯片融资主要集中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四个省/直辖市共有141起,占比达到49%,接近一半。

以上海浦东技术园区为例,该园区汇集200多家芯片企业,从设备研发、材料生产、芯片制造到封装检测,几乎囊括了半导体行业的所有细分领域。此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紫光展锐、豪威科技等头部芯片厂商皆分布在上海。

2020年,杭州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340亿元,居浙江省首位,占全省比重29.1%。其中,杭州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规模达到242亿元,位于国内第四,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

目前,南京已聚集台积电、展讯、华天科技等集成电路企业400多家,数量超过合肥、无锡、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综合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进入国内第一方阵。

有观点预计,2025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本文来自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