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以“智能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为主题,为期的四天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于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大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据了解,本届大会将持续突出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特色化,以此来打造一场国内高规格的国家级智能领域展会。

5月20日,「世界智能高峰会」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 Hopcroft);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肇雄;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David Gosset);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杜占元;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林毅夫;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陈天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围绕“数字视网膜”、“区块链”“城市大脑”、“碳中和”、“车联网”等备受瞩目的话题展开系统演讲。

01

构建发展新格局

在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打字机进化到PC用了100年时间,从PC进化到智能手机用了30年,但“人机交互性联结”只用了几年时间。并且,数字化的发展使得技术更迭‍愈加迅速,短短几年,我国的智能技术落地应用已呈现“遍地开花”状态。

如何让技术有效赋能企业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软件产品的关注重点。历史精华和前沿技术的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新型技术与转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腾讯副总裁奚丹认为,数字化转型既是持久战又是攻坚战,数字中国这张蓝图需要一代人通过不懈实干和奋斗才能实现。只有打好数字化转型的攻坚战,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才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 首席人才官 奚丹

在5月11日,国家统计局的总统计师曾玉萍在国家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时,特别提到这一次的人口普查有5个首次,首次全面采用电子化及时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首次利用行政大数据进行对比核查,首次实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实时处理工作,首次使用信息化系统,对全国700多位的700多万的普查员进行线上管理。这5个首次的背后,这是中国政府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的一次成功探索。

这也是腾讯30多位技术人员,封闭239天的一场攻坚战。腾讯作为数字化助手,支撑着700万基层普查员用企业微信和小程序进行高效协作。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员的并发请求量能达到每秒11万,数据库的查询量高达每秒120多万次,这么多的数据一条都不能丢,系统一秒都不能断。但也是这场攻坚战,让全国14亿人口的普查登记,在短短15天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现了10年一次的大国点名。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这次人口普查的最大变化是登记信息的介质从过去的一张纸变成了今天的一块屏,但这背后其实是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一个巨大提升。

电子采集不仅明显缩短了登记时间,还大大降低了后期数据处理难度。不过,这也带来新问题,例如公民个人信息传输安全问题、网络不佳的环境下如何让普查员仍然能够通过离线的方式顺利进行登记,如何让中老年的普查员更好的学会电子采集的方式,如何方便老年群体顺利的录入信息。

这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化人口普查的工作,既是中国普查工作的一次技术革新,也为全球的普查工作提供了新的中国经验和方案。

02

智能化是把双刃剑

现阶段借助AI的翻译应用让许多不懂外语的人群可以使用另一门语言来进行日常交流。媒体领域,写作机器人、人工合成主播等新型技术也越发广泛应用。

智能化正在加速重构媒体传播的途径,AI也在迅速的改变文化的生态和产业格局。AI革命正在催生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与AI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媒体变革的必由之路。

在智能技术的联结下,过去看似与文化隔山隔水的部门和行业,特别是科技公司,如今都纷纷跨界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去,引发了行业版图的重组与革新。文化产业在AI的引领下,正在成为一个引起高度关注的经济增长极,这也同时成为许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同时,AI也可能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AI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在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改变人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

但AI的特殊功能势必会向文化的深层次渗透,涉及到教育、文学、艺术、审美,乃至情感等更加广泛的领域,最终成为智能新时代下的文化基础。

任何新技术都是把双刃剑。AI在满足人们工作生活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必定会带来诸多文化伦理上的新问题。例如,自动驾驶,引发了人们对电动汽车难题的广泛关注;算法推荐引发了社会围绕信息建房、数据杀熟问题的讨论等等。

破解这些难题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完善,更需要文化层面反思。AI反作用于文化,去引起新思考。人工与智能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结合,特别是当智能机器可以替代人类处理越来越复杂工作的时候,公众对生命本质、社会公平价值追求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AI相关法律能力,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AI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AI领域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需要文化的支持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技术发展始终向着满足人类需求、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智能新时代必将是一个技术与文化共同引领的文明时代。

对于这一现象,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杜占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运用智能技术,提高文化交流的效率和效果。在人工智能辅助的人机协作下,提高不同内容形式之间的融合程度和转换效率,适应互联网和各种智能终端传播特点,创造出更多优质多样、个性化的数字文化内容。产品、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高人际交流的交流效率,更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来提高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形成万物互联的网络。人工智能也必将会更高效的搭建起连接不同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桥梁。

二、运用智能技术丰富文化交流的渠道。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推动文化交流,从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到数据化、智能化的新模式,有效利用主流数字平台,对大数据的海量积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构建多渠道、多平台、多场景、多形态的新型传播渠道和对话机制。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 杜占元

三、运用智能技术,准确对接文化交流需求。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中国已有14.1亿人口,而全世界还有其他60多亿人都有着不同文化交流需求。同时具有不同的习惯和文化特质。人工技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受众进行精准分类,有的放矢的开展交流活动,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四、运用智能技术助推中化中外文化互鉴。2019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也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发布了类似的准则,这种不约而同说明人工智能技术治理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也可以说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未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交流互鉴,形成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文化和价值共识,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世界智能高峰会直播期间,18场平行论坛也同步进行了直播。据了解,本次世界智能大会采用的线上直播互动平台,能够实现“百网同播,千人同屏,亿人同观”的盛况。同时,在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室外交通与智慧生活体验区,二十多家企业带来了最新的科技产品,供参展者观看。

今年大会还公开征集了一批智能科技技术、产品及应用场景,并将智能科技元素融入进会、展、赛、系列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