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坚持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对竹间智能创始人简仁贤来说,他想摘下“人工智能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自然语言处理(NLP),或尽力让这颗珠子更闪耀些。

“这是我二十多年唯一会做的事情,并且我坚信这件事情我能比他人做得更好。”在接受朋湖网专访时,简仁贤坦言,“伴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我发现语言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更进一步来讲,我想能不能用语言帮助人类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

怀揣着对语言数十年不变的热忱,在2015年辞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一职后,简仁贤回国创办了竹间智能,经过近6年的发展,竹间智能在成熟的对话式交互短文本NLP能力之上,又扩展了具备机器阅读和知识工程技术的长文本NLP能力,并且已经实现6大平台产品、6大行业解决方案的标准化及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简仁贤告诉朋湖网,这是一个没有办法走捷径的行业,NLP赛道上唯一的路是实实在在地做好技术、做出能够创造价值的产品。

竹间智能CEO简仁贤

01

NLP赛道风口正当时

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工智能三大方向之一,NLP有别于偏向感知智能的语音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它关注人类思考、沟通的工具——自然语言,并致力于为机器语言与人类语言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以实现人机互联交流。

近些年,伴随着人力成本上升的趋势与企业降本提效、精细化运营的需求,市场对于NLP技术的应用需求亦不断增加,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 中国 AI 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 年中国 AI 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可达 30.9 亿元,其中图像类、语音类、NLP 类数据需求规模占比分别为 49.7%、39.1% 和 11.2%,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100 亿元,年化增长率为 21.8%。

简仁贤表示,未来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市场,就需要人工智能。“所有的经济都是基于人的市场运转模式,从金融业到航空业、到制造业到电子消费业等等,各行各业的不同能力都是围绕着人在服务,而人和人的服务是交互的过程,交互的方式是语言,NLP所能解决的问题便是让人和人的服务、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更加便捷。

谈及目前的市场现状,简仁贤告诉朋湖网,目前NLP赛道处于早期起步阶段,还有95%甚至98%的市场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但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NLP应用的步伐,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成为了刚需,2021年市场对NLP技术应用的需求更是处于井喷阶段,“竹间智能今年1到4月的市场需求是去年同期的四倍。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NLP技术应用落地亦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享用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业内思考的重点,简仁贤指出,想要更加快速地落地,必须实现技术与产品的规模化与标准化

基于此需求,经过六年的行业落地积累,竹间智能将语义理解技术打造成了跨行业、跨区域的通用语义引擎,其中包括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再加上对不同垂直行业的场景与知识学习,从而形成了一个标准化、规模化、通用化的人工智能对话平台——Bot Factory,并且覆盖金融、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不同领域。

“技术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中,机器对不同垂直行业的场景知识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知道,人类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思考能力取决于知识水平,如果人工智能以更结构化的方式理解和学习人类知识,并进行互联交流,机器将真正拥有推理、联想等认知功能,从而真正实现认知智能。”简仁贤讲道,“在机器结构化的学习中,知识图谱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构建知识图谱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于此,竹间智能自研推出了Gemini知识工程平台,它可以实现知识图谱及知识库的全自动构建,具有低代码、可快速二次开发的自动化特点,能够为大量的业务场景完成知识梳理。通过知识工程平台,企业用户能够快速实现AI项目的落地。

02

稳扎稳打,积跬步以至千里

市场有了,那么在这条NLP赛道上,如何才能持久地奔跑下去?

简仁贤表示,对一家企业来说,三十年论存亡,每一年保持着40%~50%的增长率在成长是关键,其中有四要素不可或缺:

第一、是否具备独立自研的技术。未来一定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技术便是企业的根,打好根基才能屹立不倒,必须要实实在在做技术,而不是东拼西凑找开源。

第二、能否把自研的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产品。模型算法只是科技研究的方向,而非产业,产业需要把技术变成可复制的标准化产品。

第三、技术与产品能否帮绝大多数的企业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不是PPT里所写的价值,而是真正落地后的商业价值,科学研究产生的科研价值和真正的商业化落地不能相提并论。

第四、是否具备商业化落地的策略与执行能力。技术与产品要交给市场检验,那么必须要善于做市场。

先有技术才有产品,先有产品才能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产品和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两者之间,是一个不断循环往返、打磨验证的过程。”简仁贤告诉朋湖网,竹间智能的商业化模式是把商业化落地当产品做,把产品当作商业化落地做,让商业化落地和产品融合到实践中去,当产品研发跟实践落地融合起来就能形成非常快速的强耦合反馈,在此之上便能快速打磨出一款创造价值的产品。

企业在做产品的时候,有一个首要前提——生存。”简仁贤表示,不能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企业需要盈利就必须学会平衡客户需求与产品可复制化、规模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竹间智能是一家产品公司。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我们称之为项目制,会交由客户或专门的公司去做,而我们专注打磨可标准化、可复制的产品。”

03

竹间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

执行力提升,是企业的永恒话题,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简仁贤表示,竹间智能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执行力,从技术到产品到创造客户价值再到商业化落地,整个周期都需要超强的执行力才能完成。“执行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正确的策略,适应不同时代变迁,包括环境、政策、经济变迁的策略,若应对策略不正确,要能迅速反应改变;第二是合适的战术,人是战术、打法是战术、选择做什么产品以及客户方向都是战术:第三是对细节的关注,在企业快速迭代沉淀过程中,需要观察企业组织结构体系是否需要及时调整。”

在今年四月完成C+轮融资后推出的“竹间云”便是竹间智能的重大策略之一。简仁贤直言,未来的市场一定会有云化的需求,“没有企业可以无限制地靠自己去维护IT部门,同时,对服务器、操作系统等等的维修都可以标准化,那么企业就能通过云化的方式去解决,从而降低大量的成本与不必要的开销,简化财务结构。”

为此,竹间智能与华为云达成了深度合作,在高度标准化的基础上,完成了NLP技术产品的全面云化,通过和华为云共同提出的“AI+云”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将覆盖各行各业,实现多样化场景的应用。

对于竹间智能来讲,构建生态亦是今年的一个重要目标,构建生态对于产品云化也是关键一步,因此竹间和很多集成商、SaaS厂商、外包商等都达成了深度合作,此前和UiPath也联合推出了疫情防控情感机器人与UiPath RPA公益联合方案。

04

结语

成立六年来,竹间智能打造了六款不同的平台化产品,简仁贤希望未来能够打磨出更多可复制、标准化且品质出众的AI产品,让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实现真正交融,让AI以更实用、更敏捷的方式赋能于人。

回到“如何能跑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一问题,对于科技企业而言,两脚踏实地,风雨不动摇,唯有实实在在做好技术、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才行。

成功在久不在速,这不是两三年就能走完的路,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