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政府发布全国第一份有关“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文件——《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此后,福建省在践行计划书的同时不断结合实际出台多份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政策措施。据福建省政策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将着力高端、智能化发展,将侧重点落于汽车、工程机械等方向。到2025年,将福建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

福建省作为拥有“老牌”制造企业最多的省份,其船舶制造、纺织等产业在全国占比颇高,但由于传统制造企业占比高,因此整体制造业水平偏低。

对福建省而言,“十四五”此类以制造业转型为目标,增强企业生产能力的转型方式,是其制造业发展关键转折点。能够延续曾积淀下的优势,在此一举。

朋湖网在对各省制造业数据进行整理后,结合我国制造业实际环境,将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福建这五个具代表性省份数据依次列出,进行分析梳理,以期直观展示近年来我国政策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推进及各省在响应号召同时进行的心血投注,同时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01

福建规模制造企业数量少,几率性遭遇瓶颈

目前,福建省规模企业数量较少,总体已获融资及上市企业数额在五省内居于末位。

从福建省制造业融资企业分布数据来看,作为拥有成立年限15年以上企业最多的省份而言,总体规模企业数量不占优势。其中,IPO上市企业数量为28家,占比为41.2%;PreA至A+轮企业位于其次,共27家。

数据凸显出当下福建省制造业转型难点所在。大多企业规模较小时,转型所带来的单独利好性并不明显。“聚少成多”,对福建省整体而言则意义众大。

其制造企业上市途径大多落于新三板,占总数额的57.67%。而新三板主要是进行我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的平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真正上市。

这也从另个纬度证实,福建省规模企业数量并不占优势。因此,福建省未来或将持续对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扶持,调整整体制造业发展模式,尽早跳出制造业转型大环境所带来对发展瓶颈。

02

农业科技或为福建制造业另辟蹊径

此次数据盘点,朋湖网将制造业企业类别分为食品制造、纺织制造、木材家具制造、印刷文娱制造、化学医药制造、非金属工业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铁路通信等基建制造、其他制造十大类。

据福建制造企业数据显示,福建省制造业领域企业中排名最先的是铁路通信基建制造类,总数约为615家,占总比的23.10%;其次为非金属工业制造类,数量约为326家,占比为12.25%;排名第三的是食品制造,总数为320家,占比为12.25%。

与其余省份不同的是福建的食品制造业。福建森林覆盖率极高,环境保护较好,发展农业有先天优势。当下,处于制造业转型阶段,若另辟蹊径,发挥先天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加速农业科技发展,不失为一种途径。

03

福建小规模老牌制造企业兴旺,集成化能力待加强

福建省是拥有老牌制造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其制造企业呈现出规模较小,私人、家族企业居多态势。不过福建也同时拥有数家据前瞻性及潜力的知名企业在内,例如宁德时代、特步等。

从福建制造企业成立时间来看,其分布最广的在15年以上,数量约为11616家;直至10~15年期间,其企业成立数量已落在670家。此后,企业成立数据仍数量逐年降低,成立时间1~5年的企业仅144家,增长率为-72.31%。

从福建制造企业体量数据来看,小于50人的企业最多,数量约为1762家;其次为人数在100~4999人的企业,约为574家;而100000人以上企业处于倒二位,共7家。其拥有的前瞻性优势企业就囊括在此期间之中,其中,宁德时代、飞毛腿、特步、天马微电子等企业均包含其中。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主营业务是将新型电池技术放于全球新能源应用中。当下,全球处在汽车电动化、节能减排的关键期及爆发前期。宁德时代的电池市场爆发增长阶段已在眼前。下一步,持续进行电池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壁垒,抢占国内、国际市场将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由于近年来传统制造业优势逐渐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必经之路。福建作为中小微制造企业占比庞大的省份,其转型之路已是不可逆转。与地区内规模企业进行扶持,加速助其技术增长,踏出现代化之路势为迫切需求。